搜索

斗门治水:全域发力筑就梦里水乡

  5月初,珠海斗门新青工业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彩旗飘扬,尽管受疫情影响,但这一重点民生水利工程从动工到封顶,仅用了不到2年时间。

  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加快建设,是珠海斗门大力“治水”的缩影。近年来,珠海斗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白藤大闸重建工程、白蕉联围海堤百年一遇防潮洪提升工程和新青工业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等重点水利设施工程陆续上马,正在加快建设。

  “治水”工程,擦亮了生态本色,唤回了梦里水乡。按照计划,珠海斗门今年将再投近12亿元推进23宗水务建设项目。

  走进珠海斗门新青科技工业园,一个占地约4万平方米的超大工业污水处理厂映入眼帘。

  新青工业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是珠海市斗门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尽管建设周期一度受到疫情影响,但这一重点民生工程从建设到封顶,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预计将于今年6月底前具备通水运行条件。”珠海市斗门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夯实“大斗门”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工程,新青工业污水处理厂将配套两套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日处理量将达3.5万立方米,将有效解决新青工业园区与乾南工业区污水解决能力不足,以及现有处理工艺与区域工业废水水质不匹配等问题。

  新青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加快建设,是珠海斗门全力推进涉水治污设施提标改造的缩影。在此之前,新青水质净化厂、井岸城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和白藤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工程先后宣告完工,一同构筑起能级更强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屏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增添创新活力。

  在产业聚集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这是珠海斗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近年来,斗门持续加大投入,全域推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

  立足新发展阶段,《珠海市斗门区水利基础设施高水平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22—2024)》应运而生。按照规划,珠海斗门将逐步构建起“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大水务”体系,全力打造“水美斗门”,续写人水和谐的动人新诗篇。

  从高效推进涉水治污设施建设到着力优化河湖水系连通,从城镇污水支管延伸到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今年珠海斗门全区将推进23宗水务建设项目,其中新建、续建项目16宗、前期项目7宗,年度计划总投资约11.98亿元。

  水,是流动的整体;治水,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这场“治水”持久战中,珠海斗门坚持全域一盘棋,构筑起全域治水的新格局。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珠海斗门北部的莲洲镇,螺洲溪、涝涝溪与荷麻溪三条河道穿流而过,是珠海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从上空俯瞰,位于莲洲镇永利大沙片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两个圆柱形的“大水缸”屹立于绿色大地,蔚为壮观。

  从城到乡,位于这片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水环境提升工程,折射出斗门“治水”的决心。

  “此前,莲洲镇没有规划建设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污水目前主要是通过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点进行分散处理。但随着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和莲洲通用机场的进驻,镇级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珠海市斗门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永利大沙片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恰逢其时。珠海北控莲洲水质净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按照规划,这一工程有望于今年10月投入运行,“建成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近期污水日处理规模为1.5万立方米,远期日处理规模为3.5万立方米,通过集中处理片区污水,进一步削减主要污染物指标排放量,水质达国标一级A标准”。

  从污水管网建设、雨污分流工程、污水能力建设、系统工程完善、河涌综合整治等方面集中攻坚、系统发力,珠海斗门正按照“系统、科学、精准”治水思路,全面补齐治污短板。

  今年5月,珠海斗门制定出台《关于将全区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运维情况纳入河长巡河工作内容的通知》,明确将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运维相关情况纳入河长制工作议事范畴,要求各级河长切实强化日常巡查监督和整改落实。

  目前,珠海斗门以全区已累计建成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点或一体化污水处理站点共119座,总设计污水处理能力约1.83万吨/天。

  按照计划,珠海斗门还将在此基础上,编制出台《斗门区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规划》,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启动“斗门区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巩固提升项目——水上村污水整治示范工程”,拟投资1.6亿元对莲洲镇三龙村、广丰村,白蕉镇冲口村、南环村、泗喜村、昭信村等6条水上村进行管网补空白、管网维修、河堤整治等。

  在岭南水乡,洲上鸟飞、水下鱼肥、人水和谐生态美学,正让“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画卷重现斗门。

  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市民反映,珠海斗门多条城市道路因市政管网施工,出现“围蔽”却不见施工的现象。

  对此,珠海市斗门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目前该区共有7宗涉水治污市政配套管网工程,目前正在实施和围蔽路段约61个,已完工恢复路段约34个。接下来,将强化施工组织力量的调配,尽快完成路面恢复。

  据悉,珠海斗门今年正在建设的7宗涉水治污市政配套管网工程,共覆盖市政道路、村巷道约160个路段,目前正在实施和围蔽路段约61个,已完工恢复路段约34个。

  上述负责人解释:“依据工程现场实际及相关规范要求,目前市政配套管网工程主要采取顶管井施工、沟槽支护开挖施工工艺,以100米市政道路施工为例,在不考虑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的情况下,如果采用顶管井施工工艺,从设置围挡破除施工到拆除围挡恢复交通至少需要76天,采用沟槽开挖施工工艺则至少需要47天。”

  针对市民对一些围蔽工程“围而不建”的质疑,该负责这个的人说:“按照规范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各工序间有混凝土养护期、凝固期等时间要求,为避免在交通要道因工序时间要求对围挡内实施内容‘围而不建’的误解,将要求各在建工地于围挡张贴公示‘施工工序进度展示牌’。”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已制定的各路段施工倒排横道图台账,强化监督代建单位施工组织管理、实施工程单位器械、人员、材料等要素调配,确保安全前提下适度加快生产进度,并按照‘完成一段、恢复一段、移交一段’的分段推进的要求,及时做好路面的恢复和移交使用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围挡围蔽对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市民出行、创文创卫等的不利影响。”

网站地图